我們該擔心大腦外包這個問題嗎?

許多人舉出人類跟語言、文字、Google等新工具的發明作為反例。就像Reid Hoffman認為我們發明的每項科技-從書籍、語言再到手機,都在定義、重新定義、加深拓展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我們要做的是善用工具拓展人類的可能性。

我完全同意會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用工具的人
#但會用AI的學生會取代不用AI的學生嗎
以前我們用Google查資料會查到多到數不清的資料(雖然我都只看第一頁),在Google的過程中,我們會一個一個點開,跟思考檢視這個答案是不是我要的,最後整理成自己的答案。
但現在AI呢?不管你問了什麼問題,AI就立刻思考推理,根據你過去的偏好幫你找出答案。我們好像已經略過思考的過程得到答案,這樣長期下來我們會長出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品味或是判斷的標準嗎?
如果我們在想遠一點,如果以後的孩子都用AI直接得到答案,我擔心的不僅是他們失去思考的機會,更怕的是他們可能連挑戰自我成功時的「成就感」都消失



沒有留言:

AI素養進階工作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