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NotebookLM激發思考與創見?
一開始我在使用NotebookLM的時候,其實有點卡卡的,因為NotebookLM強大到簡單點點幾個按鈕就可以快速生成我要的內容,我要做的就只有複製貼上。這樣反而讓我不習慣,讓我思考我真的有看懂這些文章嗎?AI生成的內容可以表達出我的專業與不同嗎?如果學生也這樣使用的話,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好事嗎?我應該如何使用才能激發我的思考?
一直到我聽了 VK 科技閱讀時間的Podcast跟Steven Johnson(NotebookLM之父)的訪談後,才比較有明確的想法。
notebookLM不僅是筆記軟體,代表著嶄新的工作流。使用者要做的就是把資料丟進去,專注在整理想法,不要花時間整理資料,讓想法自然成長。
建議的用法
1.把notebookLM當成是擁有這些資料的專家跟他討論你的想法,把自己的人設講清楚才開始提問。
2.因為notebookLM有別於傳統線性的組織資訊,會找出資料中看似無關的連結,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探索問題。例如可以透過問先問為什麼、找出最有趣或最令人驚訝的方式或找出資料中矛盾或衝突的觀點等問題,激發你的想法。
3.可以在記事中先寫下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寫完,勾選記事跟來源,點選「提供相關想法」。將你的思考與來源連結,幫我們建議可能原本沒有想到的聯繫。例如我的記事是「未來的資訊輸出,可能不再是自己整理資訊。而是先將數位資訊(如寫在google doc上的讀書筆記或readwise匯入的書摘),透過NotebookLM找出資訊與洞見。但我擔心的是這樣跟複製貼上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NotebookLM就會根據來源與記事生成答案
4.不要滿足於NotebookLM一開始的答案,要不斷的追問,讓我們更深入的理解問題以形成自己的判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