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生成式AI整合到教學中,以SAMR為例

 很多老師擔心使用GenAI會造成學生「學習外包」,擔心學生會直接使用AI找出答案,而非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但看到生成式AI的興起,大家是否也覺得勢不可擋?


的確生成式AI跟Google比我們記住的東西更多、更會歸納跟連結知識,但那又怎樣?只能說明知識比以前更容易獲取跟吸收,從故事->書本->網路->生成式AI都只是知識的載體或工具。我們老師的挑戰在於確保學生使用AI促進學習,而非代替學生學習。

而OECD 結合SAMR模型提出了5個生成式AI在教學中如何應用的面向,SAMR模型將科技對教學的應用分為四種層次:僅替代而沒有功能上變化(例如計算器,線上閱讀器)、增強教學的工具(如搜索引擎)、重新設計教學(例如遊戲)、及創造新的以前無法想像的教學。

特別要請大家注意的是「有限」這一欄,目前這些教學工作正是生成式AI還做不好甚至做不來的地方,也是我們永遠沒辦法被取代的原因。


沒有留言:

AI素養進階工作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