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 School的省思

 日前 Alpha School校長 Joe Liemandt的一場訪談,讓我得以一窺這所號稱「第一所生成式 AI 學校」的運作模式。


Alpha School宣稱「學生每天早上只需進行兩小時的高度個人化學習,下午則投入到如財務知識或團隊合作等生活技能的實踐中。」

根據訪談摘要,Alpha School有幾個關鍵因素:

1.課業學習的核心是一個 AI driven的教學系統,它基於「精熟學習 (Mastery-based learning)」而非傳統的年級制度。系統會精準評估每個學生的知識漏洞,並動態生成個人化的課程計畫與內容,確保學生在完全掌握一個概念後才進入下一個。

2.學校的成年人不稱為「老師」,而是「引導者 (Guides)」或「教練 (Coaches)」。他們不負責直接的學術教學,而是專注於三大任務:確保孩子熱愛學校、激勵他們達成學習目標、並引導他們的生活技能發展。他們的核心理念是提供「高標準」與「高支持」,幫助每個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3.只要學生高效地完成早上的 2 小時學術任務,下午的 4 小時就完全屬於他們,可以投入到自己熱愛的專案中。這個設計旨在將學習從被動的任務轉變為主動爭取自由的過程。以及學生完成學術任務後可以獲得Alpha幣兌換獎品。

儘管看起來很美好,但有幾個讓我存疑的點

1. 這套系統的核心模式,我們台灣的因材網或均一早就都有啦,都是根據學生的先備知識或答錯的題目,提供對應的教學內容。但他們宣稱可以根據學生程度「動態」生成課程,這個技術難度很高。Alpha School 是否真的能做到即時生成高度個人化且符合教學理論的教學內容?這點我是打個大大的問號?

2.引導者(老師)的年薪是當地公立學校的兩倍,而且師生比最高還是1:5,加上還有隨老師的等級給出不同的薪水,這樣高昂的師資成本跟菁英資源要怎麼將其放大跟規模化?

3.完成任務換獎品這招(甚至有家長說這是學校機制中最有效的),我們台灣老師早就用到爛了,但我們都知道這招不能濫用,因為當學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換取獎勵的手段,這招是否真的符合其宣稱的學習科學?

4.再者學校提供的學生多強的數據都是他們自己說的,都沒有經過第三方或獨立單位的驗證,加上這間學校進去都要考過智力測驗要前3%才能進去及每年40000美金的學費。能負擔此學費的家庭,其社經地位和教育重視程度本身就是影響學業的超重要因素。這樣的學生很難成績不好啊。

所以在有更明確或由獨立第三方的單位所提供的數據前,我不會相信這間學校的模式是成功或者可複製的。

本文由作者本人發想、撰寫及編輯,由Gemini協助潤飾及檢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