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OECD新發佈了Education Policy Outlook 2024報告
本篇報告討論了教師短缺、如何支援教學品質及加強評估及監控能力等問題。
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其中的一張圖表Figure 1.10 The pedagogical value of digital devices is not materializing in most OECD classrooms(PISA 2022),根據報告的解讀是指學生每天使用數位載具的第一個小時是跟數學成績是呈現正相關,但超過1小時之後就是負面影響了,每多1小時數學成績平均下降2分。
而在其他OECD的報告中,有更詳細的數據說明不管學生在學校使用載具於學習或是休閒於1小時內都可以提昇成績,但超過1小時就會開始變差。
而還有資料顯示當學生數位設備不在身邊時,會使學生感到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及較差的數學表現。
不論是數位科技或AI都不是萬靈丹,我們必須根據實證研究更有效的理解如何有效的跟教學結合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甚至知道什麼時候最好不要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