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測試版 林穎俊的教學記錄
AI Tutor勝過主動學習
在哈佛大學的物理課程找了194個學生,來比較AI Tutor跟主動學習的學習成效。
在主動教學的課堂會先由老師先講授物理概念跟問題解決技巧,然後介紹活動,再由透過小組完成活動,最後才由教授針對學生的問題跟誤解提供回饋。
而AI
Tutor則是根據教學研究,設計包含促進主動學習、管理認知負荷、提倡成長心態、學習鷹架及有效跟即時回饋等的系統。
最後的結果是AI Tutor比主動學習提高了快一倍的成績,花費的時間還更少,AI組還覺得在學習過程中更投入更有動力。
#不過這是哈佛大學
#我從不懷疑頂尖學生自我要求跟學習的動力
論文連結:
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4243877/v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I素養進階工作坊心得
Anthropic 團隊如何使用 Claude Code
Anthropic團隊透過Claude Code 改造他們的工作流,讓開發人員跟非技術人員可以處理複雜專案、自動化流程,並跨越過去限制其生產力的技能鴻溝。 他們深入採訪了以下團隊 資料基礎設施 產品開發 安全工程 推論 資料科學與視覺化 產品工程 成長行銷(Growth Mark...
親師溝通一定要用LINE嗎? 用LINE@會更安全更省時間
作者: 林穎俊 常聽到很多老師不想用LINE,因為LINE的方便性使得老師上班時間延伸到5點下班之後,舉凡孩子的大小事,甚至婆媳之間的事情,家長也想好好跟老師聊一聊。常讓老師覺得為什麼我下班了還要當家長的垃圾桶? 而且相信大家也有聽過同事說過。家長覺得孩子在...
【Vibe Coding 或是Vibe Prompting?】
自去年開始,我開始嘗試教孩子一門結合 Python 與 AI 的課程。一開始叫做「AI Assisted Python Programming」,但現在或許叫做「Vibe Coding」會是更貼切的名稱。這門課的想法是運用 Python 作為基礎程並結合 AI 作為教學助力,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