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穎俊應用生成式AI於教學 2024夏季版

 簡報的設計概念

前段還是在Prompt Engineering,但在第3-4章是以數位教學指引為核心延伸在教學場域應用的Prompt,但是重點是要讓大家知道這些Prompt都只是起點,大家要加入自己的專業還有對學生的瞭解去引導生成式AI生成,讓AI促進你的想像,不是代替你思考。
接著開始走入深水區,讓大家一起思考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做為老師我們該如何因應生成式AI?如何讓孩子用AI促進學習,而非複製貼上?
後端開始比較多實作,之前是帶大家體驗Suno,這次改成用NotebookLM以及運用ChatGPT輔助討論教案。還有請老師當我的學生,體驗如何生成式AI輔助學寫Python,體驗如何用AI促進人類之間的對話,而非人類跟AI之間的對話。
而在課程的進行上,我一直記得詠善執秘的提點,研習的目標應該讓不僅要讓老師理解概念及實作,更重要的是要讓老師可以轉化內容應用在自己的教學,所以在研習的進行上,我喜歡會讓老師有多一點可以對話跟轉化的時間,讓老師不僅學到心法還可以有些產出可以直接應用在教學上。
雖然自己也會有冒牌者效應,覺得自己只是運氣好被看見而已,昨天那麼多好友按讚有點讓我受寵若驚,總覺得會有一天會被看破手腳。但就請大家不斷鞭策我給我建議,幫助我成為更好的老師,大家對簡報有任何建議或提問都可以私訊或是mail給我。
如果老師您要用這份的簡報分享,也完全沒問題,只要老師合理使用說明出處就好。我相信大家都是為了臺灣的教育而努力,越多人分享生成式AI,臺灣的師生就會更快瞭解如何在教學中使用生成式AI。
謝謝大家
20240827 Update---------
感謝 李海碩校長摘要
這份簡報涵蓋了生成式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內容包括:
1. AI對教學的衝擊
- AI可能會對傳統的教學和評量實踐構成挑戰
- AI的能力正在快速提升,可能重新定義教與學
2. 如何問出好問題
- 介紹TRIPO模型:Task(任務)、Role(角色)、Iteration(迭代)、Parameters(參數)、Output(輸出)
- 提供了多個實際應用的prompt範例
3. 應用於教師教學
- 備課階段:設計教學活動、分組學習任務、Rubrics設計等
- 教學階段:生成範例、角色扮演、差異化教學等
- 評量階段:測驗題目設計、形成性評量、分析學生成果等
- 行政工作:與家長互動、個人化回饋、撰寫報告等
4. 應用於學生學習
- 設定學習目標
- 選擇學習策略:釐清想法、建議策略
- AI作為家教:介紹了一些實證有效的AI家教應用
- 蘇格拉底式對話:通過不斷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5. 生成式AI在教學中的潛力與疑慮
- 潛力:減少文書工作、生成創意教案、彙整資訊、分析學生數據等
- 疑慮:可能傷害學習、認知卸載的風險等
6. 如何將AI整合到教學中
- 建立善用AI的共識
- 促進批判性思考
- 重新設計教學活動
- 修改評量方式
7. 實際應用案例
- AI輔助程式教學
- AI作文比賽
- 校慶AI歌曲創作
8. 對教育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 AI不會取代教師,但會改變教學方式
- 需要深化人的不可替代能力,加強善用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
- 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如AI對教育公平的影響等
9. 實作指引
- 提供了學生使用AI的規範建議
- 介紹了一些可用於教學的AI工具,如NotebookLM、因材網的e度等
10. 與AI協作設計教案的流程
- 從課綱出發,逐步設計學習目標、評量規準、學習活動等
總的來說,這份簡報全面介紹了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應用前景、潛在風險以及實際操作指南,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和思考方向。簡報強調了在運用AI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和目標。

https://bit.ly/GenAIinEdu2024summer

沒有留言:

AI素養進階工作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