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測試版 林穎俊的教學記錄
謝謝屏東大學的邀請、承辦人辛苦聯繫與安排及王俊傑教授溫暖的主持。讓我頭一次在這麼大型的研討會分享。
不過讓我收穫大的還是聽到其他國家師資培育的方向,最讓我感動的是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的作法,將教學實務與師資培育結合,教授每週入班教學給師培生觀課。真正的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教授示範給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投入學習中及班級管理。這樣訓練出來的老師怎麼可能不厲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I素養進階工作坊心得
Anthropic 團隊如何使用 Claude Code
Anthropic團隊透過Claude Code 改造他們的工作流,讓開發人員跟非技術人員可以處理複雜專案、自動化流程,並跨越過去限制其生產力的技能鴻溝。 他們深入採訪了以下團隊 資料基礎設施 產品開發 安全工程 推論 資料科學與視覺化 產品工程 成長行銷(Growth Mark...
親師溝通一定要用LINE嗎? 用LINE@會更安全更省時間
作者: 林穎俊 常聽到很多老師不想用LINE,因為LINE的方便性使得老師上班時間延伸到5點下班之後,舉凡孩子的大小事,甚至婆媳之間的事情,家長也想好好跟老師聊一聊。常讓老師覺得為什麼我下班了還要當家長的垃圾桶? 而且相信大家也有聽過同事說過。家長覺得孩子在...
【Vibe Coding 或是Vibe Prompting?】
自去年開始,我開始嘗試教孩子一門結合 Python 與 AI 的課程。一開始叫做「AI Assisted Python Programming」,但現在或許叫做「Vibe Coding」會是更貼切的名稱。這門課的想法是運用 Python 作為基礎程並結合 AI 作為教學助力,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