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enerative-ai-in-education-educator-and-expert-views
英國教育部在今年1月透過訪談教師、教授和教育科技專家及問卷後,提出了這個報告。
內容包含:
1.GenAI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學生使用GenAI的程度超過老師。74%的16-24歲英國青少年曾使用過GenAI,但老師只有42%。
2.教學上的應用:老師們主要使用GenAI來創建課程資源、寫課程計畫跟簡化行政流程以節省時間。
3.風險:人們普遍意識到GenAI對教育帶來的風險,包含GenAI導致的學術弊端、學生過度仰賴GenAI及倫理、安全、資料隱私等風險。而老師普遍缺乏如何使用GenAI的知識、數位技能及基礎設施的缺乏,更讓人懷疑GenAI的潛在效益是否能實現。
4.政府部門的支持:人們希望政府提供在教育領域安全、有效地採用與良好教學法一致的 GenAI。專家們強調需要一個公正的資料庫,以了解 GenAI 對教育的影響。並且要針對在教育領域的AI制訂長期策略,以跟上這項不斷更新的科技。
5.對GenAI影響的看法:
研究顯示AI的進步可能會對英國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除了增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任務外,GenAI 還可以透過改變資訊的結合和呈現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和內容。
許多專家和教育工作者也承認GenAI 具有提升教育的潛力,例如作為一種工具,它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人化學習。還有一種可能是GenAI 可能會顛覆教育產業,包括改變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為他們進入人工智慧勞動市場做好準備。
心得:
1.以新科技來說(特別是更有效率的科技),一定會是學生用的比老師快。但試想如果老師都不熟悉GenAI但是學生用的比老師熟的話,我們的教室會變成什麼樣子?
2.如何支援老師跟學生安全且可信任的使用GenAI可能將是未來一年內所有教育部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始終要以證據為本,透過研究跟證據讓老師相信未來已經到來。但如何蒐集相關的證據絕非單一學校或是某家科技公司所可以做到的。
3.文中還有提到GenAI在教育中比較有機會的領域,如個人化學習、評鑑及回饋、洞察及分析。這些都是目前比較有相關研究驗證有效的領域,但老師們還是要注意如何透過AI提昇,而非僅止於節省時間。
內容包含:
1.GenAI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學生使用GenAI的程度超過老師。74%的16-24歲英國青少年曾使用過GenAI,但老師只有42%。
2.教學上的應用:老師們主要使用GenAI來創建課程資源、寫課程計畫跟簡化行政流程以節省時間。
3.風險:人們普遍意識到GenAI對教育帶來的風險,包含GenAI導致的學術弊端、學生過度仰賴GenAI及倫理、安全、資料隱私等風險。而老師普遍缺乏如何使用GenAI的知識、數位技能及基礎設施的缺乏,更讓人懷疑GenAI的潛在效益是否能實現。
4.政府部門的支持:人們希望政府提供在教育領域安全、有效地採用與良好教學法一致的 GenAI。專家們強調需要一個公正的資料庫,以了解 GenAI 對教育的影響。並且要針對在教育領域的AI制訂長期策略,以跟上這項不斷更新的科技。
5.對GenAI影響的看法:
研究顯示AI的進步可能會對英國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除了增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任務外,GenAI 還可以透過改變資訊的結合和呈現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和內容。
許多專家和教育工作者也承認GenAI 具有提升教育的潛力,例如作為一種工具,它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人化學習。還有一種可能是GenAI 可能會顛覆教育產業,包括改變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為他們進入人工智慧勞動市場做好準備。
心得:
1.以新科技來說(特別是更有效率的科技),一定會是學生用的比老師快。但試想如果老師都不熟悉GenAI但是學生用的比老師熟的話,我們的教室會變成什麼樣子?
2.如何支援老師跟學生安全且可信任的使用GenAI可能將是未來一年內所有教育部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始終要以證據為本,透過研究跟證據讓老師相信未來已經到來。但如何蒐集相關的證據絕非單一學校或是某家科技公司所可以做到的。
3.文中還有提到GenAI在教育中比較有機會的領域,如個人化學習、評鑑及回饋、洞察及分析。這些都是目前比較有相關研究驗證有效的領域,但老師們還是要注意如何透過AI提昇,而非僅止於節省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